June 14, 2006


社会实践一年祭(四)——黔行漫记序
在贵阳开所谓的记者通报会的时候,有一个胖乎乎的编辑问道:外省的同学此次来贵州是出于何种目的?我说:作为大学生,肩负的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责任。
此言一出,才发现自己也许根本承载不了它的分量。
黄平实践,可用如下几字概括:那山,那人,那狗。
看着怎么也翻不完的山,听着鸡犬相闻,想着身边这些可爱的人,还能说些什么,我仿佛脱离了喧嚣的尘世,步入了桃花源。
在老友记对饮的时候,我们没有桃园亦能结义。忽然很舍不得眼前的一切。想以这种方式挽留什么——一段难得的共同的岁月。
曾经想过怎样才算是一个北大人,面对100年的积淀和沧桑,一切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后辈力不从心。从我而言,北大人之所以怪异,就是因为他们既有市井小民的谈笑,也还能顾及肩负天下的责任。我们也不例外吧。
谨作此文,作为记忆的备份,对抗岁月的流变。
西 瓜
2005年7月 北京


社会实践一年祭(三)——黔行漫记

这是我那次旅行最自恋的表现。在外面走了这一遭,觉得文思泉涌的,不写点什么浑身不舒服。于是在刚回到北京的那几天,就在宿舍里面憋着。总算七天憋出六个字来,趁着有话说,拼命写,成书有10000余字。本来想译成英文的,无奈那时候还与她不熟识,自己能力又不够,这能作罢。不过我一直幻想着能够以20几种语言在全球同步发行的一天能够尽早到来……
取名字的时候,想着早就预谋好的漫记一词,但是XX漫记一直没有想好。我们教育组的5个孩子,自称五虎,后来想到了Snow的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又恰巧受她蛊惑,读了Mao's Life,于是就写下了黔行漫记,并将英文名字取为Five Star Over Guizhou,现在想起来,还十分满意这个创举(有自恋了哈……)
不过话说回来,是不是靠着自恋一步一步挺过来的呢?尤其是在那些寂寞难耐的日子里……

社会实践一年祭(二)——社会实践随想

这是后来写给老廖的感受,当时仿佛总要交什么东西,最后便什么都写不出来了。挺约巴的。对了,老廖现在已经从我的生活里消失了,好久没有见到他……

本次黔中文化发展促进会赴贵州黄平暑期社会实践历时十五天,让我这个足不出户的人有机会走访一个对我而言很陌生的地方,有机会在象牙塔外体会另一种生活,感受更加真实的社会现实。

我参加此次社会实践的初衷,主要有三:一是看,看看地方的真人真事,风土人情,生活状况,而不是只做一个媒体信息的接受者;二是想,再看的同时仔细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审视自己和这个社会的关系,借以警醒或者激励自己;三是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

而这次社会实践主要从两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情和理。

从感情的角度来讲,悲喜交加。悲的是当地贫困落后的现状,喜的是老乡们的热情。由于自己参与的是贫困教育的课题,所以在教育的现状上特别留心,特别有感触。在我们所到的黄平县旧州镇以及之后所去的下属村寨,我发现了比较严重的城乡二元差距问题。给我一个初步的印象是我们真正应该帮助的群体在农村而不在城镇,而农村有没有自己的吸引力来招徕什么人才和技术,这便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相比之下那些肯到边远地区执教的同学显得是那么崇高和伟大,虽然世人不免冷眼相看,恶言相向,但是他们本身就是无可非议的伟大,而我们作为同龄人也应该支持他们甚至加入他们。之后我同时发现,其实有些城镇里面的教育基础设施貌似非常发达,但是背后又免不了一些无谓的负担,比如升学指标,评比省级示范校的硬件指标等等,荒废了主业,增加了负担,浪费了资源。而这些都不是一己之力可以改变和挽回的,我们大学生到底能在发现问题之后做些什么成了我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幸好,这里有最热情的老乡。他们的淳朴无时无刻不感动着我。他们把我们当成是尊贵的客人看待,让我们受宠若惊。将家里下蛋的鸡鸭杀给我们吃更让我们有一种负罪感。而当他们用渴望的眼睛看着我们,等待我们能给出他们一个好的改变现状的方案的时候,我们沉默了、无语了。我们仿佛什么都做不了……但是我们还可以呼吁,呼吁社会各界的关注,不仅是贵州,关注所有向贵州一样的地方,关注这里的教育,这里的孩子,这里的希望。

从理性的角度讲,实践证明我们从书本上学到的研究方法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修正。同时实践也暴露了我们准备不够充分,对很多突发情况没有预料到的问题,这是以后需要总结和纠正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